完善農業生產服務平臺

完善農業生產服務平臺

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解決“誰來種地”問題,提出要提升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水平;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建設;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。供銷合作社是爲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,集政策性引導、市場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功能於一體,逐漸發展成爲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,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、推動鄉村產業發展、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。

2023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累計安排合作發展基金1.06億元,在31個省級社組織開展“綠色農資”升級試點工作,累計幫助320多萬農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。全國農資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,爲農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。

火线鸳鸯

疑遭阻擋視線…八里黃牌重機撞上皮卡貨車 騎士送醫不治

當前,供銷合作社深化綜合改革仍存在一些難啃的硬骨頭,如綜合服務體系尚不完善、社會化服務實力不強,產業化經營水平、社有企業競爭力有待提高,基層社與農民合作關係不夠緊密、基層組織服務能力不足等。基於此,必須把爲農服務放在首位,以持續深化綜合改革爲抓手,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,高質量建設領域全面、內容豐富、模式創新、便捷高效的農業生產綜合服務平臺。

健全現代農業服務體系,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擴面提質增效。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整合農資農技、生產供銷、金融信用、勞務資源、市場信息、要素流轉等服務資源和功能,拓寬農業全產業鏈服務領域,拓展城鄉社區社會化服務內容。提升現代農業流通服務水平,完善以龍頭企業爲牽引、配送中心爲樞紐、基層網點爲終端的農資經營網絡體系,創新流通業態、培育流通主體、完善流通網絡,增強聯動調控、儲備調節、應急保供等服務能力。

建好現代農業經營體系,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。提升農民合作社生產經營水平,發展新型經營主體,創新多種經營模式,拓展小農戶帶動面和帶動力。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,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、初深精加工融合、農特文旅產業融合,集成發展農業特色產業鏈;持續深化社有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,培育骨幹龍頭企業,推動創新、綠色、智慧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,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,提高農業生產效率。

建設鄉鎮基層服務綜合體系,提升基層組織服務能力。強化農民與基層社的利益聯結、服務連接和合作聯合,搭建“共建、共治、共享、共融”的基層綜合服務平臺,創新勞動合作、資本合作、土地合作等多種途徑,探索共同融資、共建品牌、共享利益等多種形式,加快形成以農民爲主體、農民與基層社共贏的基層社建設模式。(本文來源:經濟日報 作者:張 麗)

你是最后

固原市引金融“活水”滋养民营经济

中環出手!砸3.38億元買進7千多張矽統